第14章 14_我在海岛坚守的那些年[70年代]
深夜书屋 > 我在海岛坚守的那些年[70年代] > 第14章 1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14

  第二天一早,收拾好包裹的江朝闻父女,并没有等来秦淮南的车。

  万秀兰有些着急了:“老江,你那个小战友不是说今天来接你们的吗?怎么这会儿还不见踪影?”

  “咱们当兵的人向来守时,小秦兴许有事给耽搁了,说不定要下午才来,现在还早,不着急。”江明海把手上的行囊放在院子里,转头拿了一个铁锹,一个麻袋,走去靠近院门角落里的鸡舍里,铲了一铲子鸡屎和泥土搅拌在一起,装进手中的麻袋里,用绳子捆起来,放在行囊旁。

  “爸,你把鸡屎装进麻袋里干嘛呢?”正准备出门上学的江朝阳捂着鼻子问。

  “种菜。”回答他的是江朝闻,“爸所在的南尖岛只有海沙和岩石,没有泥土,爸想自己种菜吃,就得自己带泥土去岛上种。”

  “没错。”江明海点头道:“在我守南尖岛之前,有不少先辈每年放探亲假时,都从自己的家乡背上泥土去岛上,种植瓜果树木和蔬菜,只可惜南尖岛日照时间长,时常刮风下雨,作物很难存活生长,我这些年都已经放弃种菜了。不过你姐要随我去南尖岛住上几个月,她想种菜,带上一些有机化肥的泥土去,兴许能种植成功也说不一定。”

  说起这个,江朝闻想起一件事,“爸,我之前还在大学的时候,听好几个北方的舍友说,她们那里到了冬季,都要在菜地上搭个小棚子,上面搭一层我国生产的农用聚乙烯薄膜覆盖,使得棚内保持常温,促进作物生长,到了冬季也有菜吃。我们川南省偏南方,冬季很少下雪,一年四季地里都有菜,不缺菜吃,所以没有推广小棚薄膜。如果到了南尖岛那边,想种菜吃,我觉得可以试试这个小棚薄膜种植法。”

  江明海:“聚乙什么?这东西哪有卖?”

  江朝闻:“县里的供销社或者五金杂货店有卖,我打去县里试试,万一买到了,以后我们在南尖岛就有菜吃了。”

  不过这年头要去五金杂货店买东西,哪怕是颗螺丝钉,都得要单位或大队上的介绍信,人家才会卖,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

  因为这时候的五金店属于国营商店,里面的任何东西都是以国家单位为优先,个人想买并不容易。

  而且就算是供销社,有些稀有的东西也要提前跟柜台前的售货员提前预定,售票员登记以后,确定你要买,才会跟上头申请进货,货到了供销社,你才能买到。

  这样一来,至少得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

  江朝闻也是想去碰碰运气,这会儿才早上八点左右,按照父亲的说法,那什么小秦如果下午还没来,他们父女就明天自己去县里坐车转市里的火车去南省,因此她有半天的时间来回县里。

  往日红旗生产队的人有事去县里,都是提前告诉大队长一声,借队里的大水牛,套上车轱辘,坐牛车去县里,来回约莫要四个小时的时间。

  江朝闻挂念着那个姓秦的军人随时会来的事情,赶牛去县里慢腾腾的,不及自行车快,便去了大队长的家里,说明自己要去县里办什么事情,借了大队长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也就是队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骑去了县里。

  其实刚开始大队长不愿意借车给江朝闻的,自行车在这个年代,尤其是乡下,是个稀罕的大物件,他花了不少的功夫才弄到手,平时宝贝的跟什么似的,车子擦得铮亮瓦新,一尘不染,他自己都舍不得骑,更别说借给别人了。

  再者就是担忧江朝闻不会骑车,把他车子给弄烂了。

  不过江朝闻有个当兵的爸,之前还在公社里当会计,天天跟那些公社领导打交道,大队长之前没少找江朝闻打听消息,给自己的大队造就了不少便利,加上江朝闻说她在读大学的期间学骑过同学的自行车,还在他面前骑着车转悠了一圈,果然很熟练,大队长这才把车借给了江朝闻。

  崭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骑起来速度极快,江朝闻一路顺着前往县里的土路大道,迎着秋风,晒着缓缓升高的暖阳,在道路两旁种植的树木落叶之间,飞速向紫竹县行进。

  到了县里,她直奔县里唯一的一家五金杂货店,早前她跟大队长借车的时候就顺道开了一个买薄膜的介绍信,结果五金杂货店里根本没有薄膜,她只能转去县里的供销社,被告知也没有,无奈,只能推着车子去县里的百货店试试。

  没想到百货店里居然有薄膜卖,只不过这东西不便宜,三米宽的薄膜得要一毛五分钱才能买上一米长,外加一张工业劵。

  原因是百货店里的那卷薄膜是很多年前引用的国外货,一直放在货架子里吃灰,不是国产的,虽然没什么人买,但价钱下不来。

  好在江朝闻前两天从周家母子手里抢了一堆票,其中就有三张工业卷,二话不说就买了三米薄膜,宝贝似的叠好,放在随身携带的斜跨军用布袋包里。

  这包是她小时候她爸从军人服务站买回来的,当时买了三个回家来,给他们姐弟三人一人一个当书包用的,她一直小心背着,背了十多年,包的颜色都洗白了不少。

  买了薄膜,江朝闻没急着回家,而是赶去了食品站,看看有没有新鲜的辣椒卖。

  时间已经进入十月底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眼见就要入冬了,红旗生产队大部分人家自留地里种得辣椒都枯萎了,没什么新鲜的辣椒,江朝闻虽说在自己行囊里装了大半罐辣椒酱,到底还是想弄些新的辣酱带去南省,可惜自家地里的辣椒都枯死了,也不知道食品站有没有卖。

  到了食品站,老远就看见一群人拿着粮本票据排队买菜,食品站一般优先供应县城里的城镇户口居民,农村户口的人想在食品站买菜,得报上自己所属公社大队的名号,拿上票据,才能买。

  所谓的票据,一般都是肉蛋类,偶尔也需要用具体的菜票,如一斤白菜票、半斤萝卜票等等,当然农村户口的人们可能没菜票,多花两个钱,也是能买到的。

  江朝闻推着自行车走到队伍后面时,听见两个中年妇女同志说话:“今天又是供应的大白菜,没有辣椒,这都三天没供应辣椒了,我家娃就爱吃辣椒炒肉丝,我今天好不容易割了二两肉,没有辣椒,我家娃又吃不上他心心念念的菜了。”

  “我听说是前几天有个做辣酱的辣酱厂工人把辣酱缸子打碎了几个,辣酱供应不够,就把咱们县里的辣椒都给采购了,近期想起新鲜的辣椒是不可能的了。”

  听说没有辣椒卖,江朝闻脚步一顿,有些遗憾地掉头,刚要上二八大杠,骑回家去,迎面走来一个人,把她的路给挡了。

  “这不是小江同志么,可真是巧了,你怎么在这里?”

  依旧戴着黑框眼镜,但换了一声列宁服,头发三七分,输的一丝不苟,有些干部样的潘志松,手里拎着个公文包,站在江朝闻的自行车面前,笑着跟她打招呼。

  潘志松上次被江朝闻两姐妹毫不客气地赶出门后,一直想着法儿想再次上江家刷存在感,甚至还托了他那个大队长媳妇的表姐去□□他探口风。

  哪知道表姐刚提了他的姓,江明海夫妻就黑着脸把他表姐送出了门,直言说,他们女儿跟谁处对象都可以,跟姓潘的不行,因为他们江家人跟姓潘的人八字不合。

  潘志松听了这个理由,觉得十分荒唐,江明海一个军人,不可能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江朝闻这才对他如此抗拒。

  经过一番打听,他从周大宝纺织厂那个女工口里得知,原来江朝闻对他那么冷淡,是因为看见他帮着周大宝欺负那个女工,认为他跟周大宝是一样的下流货色,这才对他心生排斥。

  当初潘志松被砸后脑勺的时候也出了不少血,脑子晕晕乎乎地出去追人,没想到江朝闻跑得太快,他压根就没看到是谁砸了他。

  他重生回来的那天,正好是从河里救起江朝闻的那天,当时周大宝还在河边看着,嘴里嘟嘟嚷嚷地说怎么没把江朝闻给淹死。

  说实话他当时听了这句话,没什么感觉,甚至觉得周大宝说得对,江朝闻怎么就没淹死在河里呢?

  这个女人上辈子敢跟他离婚,躲去军区,避开他的家暴折磨,这辈子不如早点死的好。

  可后来他又改变了想法,觉得让江朝闻早死,不如跟上辈子一样,把她娶回家里,每天把她折磨得要死不活,更让他痛快。

  所以潘志松带着周大宝吃了顿饭,喝了二两酒,两人就称兄道弟,成了兄弟。

  潘志松趁周大宝喝醉之际出了个馊主意,让周大宝在厂里欺负女工找乐子,目的就想让那个女工告发周大宝,让这大傻子离江朝闻远一点,结果事与愿违。

  先是江朝闻冲进来砸了他和周大宝的后脑勺,后是这个女工胆小无比,竟然不敢告发周大宝,最后为了一点利益,将江朝闻卖得个一干二净。

  为此,潘志松特意蹲了江朝闻两天,就想来个偶遇,还真让他给蹲着了,这一次,他说什么都要在江朝闻的面前留个好印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enyesw.com。深夜书屋手机版:https://m.shenye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