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讨伐中原_三国之霸王张绣
深夜书屋 > 三国之霸王张绣 > 第六百一十二章 ?讨伐中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一十二章 ?讨伐中原

  洪武六年,秋。

  阳光灿烂,秋风清凉。

  京都。

  这座城池的规模,在建造之初就超过洛阳。随着迁徙了朝廷到达京都,张绣又兼并天下第一大州的冀州。

  乌桓人、鲜卑人、高句丽人、三韩人,以及各方郡县的人员汇聚京都。短短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座城池内的人口,就已经仅次于洛阳了。

  只要梁朝平定了天下,使得中原、荆楚、吴越的道路通畅,四方豪杰汇聚京都。

  京都就会超过洛阳了。成为梁国政治、经济、商业中心。

  皇宫,一处偏殿内。

  张绣与张彭祖一起坐上了一辆马车,在马岱的护卫下,往城外而去。随从的虎贲军士卒,全部都是便装,不显山不露水。

  沿途地方,也有许多的便装宿卫,暗中保护张绣。

  很显然,皇帝与太子这是微服出巡。

  “父皇,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张彭祖坐在车厢内,时不时的挑起车帘子,观看车外的情况,脸上尽是兴奋、新奇之色。

  在洛阳的时候,蔡琰与田丰教养他极为严格。别说是微服出巡了,就算是正经八百的出皇宫,也是极少。

  太子可怜啊。

  虽然是大梁国本,但却也是笼中之鸟。

  “去城外看看大运河。”张绣回过头,拍了拍他的肥脸,说道。

  “父皇。你不要老拍我脸或掐我脸。”张彭祖很无奈道,很快他的心神就不放在自己脸蛋上了,兴奋道:“是连通黄河与京都的大运河吗?”

  这件事情,朝野上下人尽皆知了。大部分人的人,对于这件事情是持有赞同态度的。

  如果没有足够长的运河,运送粮草、物资,幽州这个地方是养不起一座京都的。

  “是连通江南与京都的大运河。”张绣笑着纠正了一下。

  “等以后你做了皇帝,就可以直接从京都南下去吴越之地了。”

  “父皇长命百岁。等你驾鹤西去了,我也有七八十了。坐船还是算了。”张彭祖翻了翻白眼道。

  父子二人私下里,谈话很是随意。

  “哈哈哈。”张绣哈哈大笑了起来,顺手又捏了一把儿子的肥脸,说道:“那等我平定了天下,就派遣你去一趟吴越。也不仅是吴越,身为皇太子,你就该到处走走,了解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

  “嗯。”

  张彭祖重重的点了点头,露出了憧憬之色。

  父子二人便这么乘车出了城池。

  往来的大道上,车水马龙,甚至于有些拥堵了,人流量实在太多了。堵车了片刻之后,张绣想了一下,招来了马岱道:“派人去请石广元、李儒。”

  “诺。”

  便装打扮的马岱应诺了一声,立刻派遣了虎贲去传召。

  堵车就堵车吧。

  过了许久之后,张绣等人才到达了运河的边上。

  “好大的船,好多的船。”

  张雍下了马车,看着不远处的渡口,兴奋的满脸通红。马岱率领虎贲军士卒们,加以戒备。

  这里是比较偏僻的河段,不怎么引人注目。

  张绣笑着点了点头,不远处的渡口上。一艘艘的大船,承载着货物,旅客,正在停泊。

  京都的繁荣,离不开这条大运河啊。

  诸葛亮这个河堤谒者,干的很不错。

  张绣对于诸葛亮,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小子不仅把冀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开辟了这条运河了。

  定下河道路线、挖掘分配劳动力,井井有条,就没有出错的。

  这条运河,先不说它的经济价值。从军事上考虑,它的存在,也可以大大加快粮草转运。

  今年天下丰收,冀州是天下第一大州,又有杂交小麦、杂交水稻。光冀州出产的粮食,便可以让他发兵数十万了。

  张绣负手而立,看着这条大运河心中很是满意。但满意之后,却也有一些失望。

  相比于这种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运河来说,蒸汽机的进展,真的是一言难尽。

  马钧是捣鼓出了一些东西,但是目前看来没有多大用处。

  发明蒸汽机是一回事,把蒸汽机变成蒸汽火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于这件事情,张绣加大了投资,不仅直接从朝廷拨款,而且给了马钧相当多的工匠。

  “可能真的等我平定了天下之后,蒸汽火车,才会出现吧。也还不错。等我平定天下,就派遣雍儿率兵去攻打西域,派兵去夺取青藏高原。到时候,粮草转运,兵马动员,那就是飞一样的了。”

  “以前是千里运粮,十不存一。以后是千里运粮,只要吃煤炭就行了。”

  张绣经过这么一想后,心情又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一阵车马之声响起。张绣转头看去,却是两支队伍几乎是同时到达了。

  人马簇拥的两辆马车上,李儒、石广元从马车上下来。来到了张绣、张彭祖的面前,恭敬行礼。

  “陛下。殿下。”

  张绣点了点头,让二人免礼。

  这二人一个是直隶校尉,负责监察整个直隶。

  一个是北平尹,北平郡的一把手。

  “二位爱卿。这一路走来,可有什么感想吗?”张绣笑着问道。

  李儒、石广元二人并非是上司和下属。北平尹的地位很高,很高。

  李儒有毒杀汉少帝的污点,与朝中大部分官员的关系,不说势如水火吧,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二人没有任何眼神交流,石广元拱手说道:“时不时会堵车,行动缓慢。陛下是打算修宽道路吗?”

  李儒见此眸中精芒一闪而逝,默不作声。

  “嗯。”张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让二人还有张彭祖有些困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绣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人靠右走。如果南来北往的两拨人,都靠右走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堵路的情况了。当然。这道路还是狭小了一些,需要拓宽。”

  说到这里,张绣对眼睛明亮的石广元、李儒二人笑着说道:“先在直隶推广吧。从官员开始做起,派遣衙役、兵丁导从,让往来的百姓、旅客、商队,走右边。”

  “诺。”

  石广元、李儒不假思索的应诺道。二人都是聪明人,明白张绣这个想法真的是太好了。

  张彭祖在一旁,对着自己的老子也是露出了崇拜之色。虽然父子二人说话随和,时常开玩笑。

  但是他对张绣还是很尊敬、崇拜的。

  梁主骁勇善战,天下无敌。

  梁主信义卓著,天下闻名。

  梁主礼贤下士,士多归之。

  梁主善于巧思,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很多东西,对于现在的大梁朝,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骠骑酒,这种酒被朝廷垄断,给朝廷带来了大笔大笔的收入。

  骠骑酒在梁朝还普通,但是对于那些草原人、高原人来说,却是真的爱不释手。

  大冬天喝一口骠骑酒,就能暖和身体。

  骠骑酒它是外销产品。

  又比如说纸张、印刷术的发明,更是举足轻重。天下的读书人,捏着那轻薄的书卷,看着清晰的字体,都要念着梁主的好呢。

  张绣带着张彭祖、李儒、石广元等人兜了一圈之后,便回去了京都。他也没让李儒、石广元二人离开,一起进入了皇宫,到达了一处偏殿内坐下。

  张绣来到了御座上坐下,指了指自己左边的位置。张彭祖乖乖的来到了皇帝老爸的身边坐下。

  李儒、石广元各自落座。

  不久后,朝中的宰相戏志才、陈宫、贾诩,以及目前在京都城中的大将樊稠、典韦,以及蔡瑁、司马懿、法正、沮授、荀攸等张绣的帷幄大谋臣们,悉数到场。

  虽说梁朝的朝廷官僚,俨然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但是真正的精华,却是在座的文武。

  张绣抬眼看了一下三巨头,问道:“粮草、辎重、器械,可都稳妥了?”

  “回禀陛下。数十万大军出征,京都的粮草可支撑一年有余。如果战事迁延日久,还可以从洛阳转运。”

  戏志才身为尚书令,宰相之首,拱手回答道。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下诏书给安梁将军张雍。命他从南皮出发,进兵济北郡。与陈登、张郃、高览、颜良等人汇合。”

  “命京都城内的虎贲、羽林、期门二万禁军一分为二。一万人打出天子旌旗,前往庞德处。让外人以为寡人在总督兵马。”

  “下诏书给庞德,命他暗中督军三十万,南下黄河进攻官渡。”

  “寡人自将一万三军宿卫,与樊稠前往济北郡,汇合十余万人马,进攻青州刺史臧霸。”

  “伐中原。”

  说道最后,张绣按剑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张彭祖,说道:“宰相与直隶校尉李儒、河南尹石广元等,辅佐太子监国。”

  群臣并没有太大的惊讶,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诺。”

  他们都是脸色严肃,轰然拱手应诺。

  只有张彭祖一脸的惊讶,用胖乎乎的手指了指自己,张口欲言。

  “监国?我还是头一次监国呢。”

  “别怕。”张绣看出了张彭祖的紧张,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脑勺。

  随着梁主皇帝一声令下。

  洪武六年秋末,冬初。梁军倾巢而出,且一分为二。张绣暗中都督十余万,作为偏师讨伐青州刺史臧霸。

  庞德实际上都督三十余万大军,直扑官渡,与曹军对峙。

  东郡、濮阳城。

  曹府,书房内。

  曹操一脸严肃的坐在主位上,其下是荀彧、郭嘉、程昱、钟繇等人。

  “北方传来消息。张绣以长子安梁将军张雍为帅,都统十余万人马,屯扎在济北郡,目标是青州。而张绣本人自将三十余万大军,在官渡北方沿河下寨,人马如云。”

  “张辽、胡车儿、徐荣、吴匡等领精兵数万,在虎牢关内虎视眈眈。”

  “诸位以为如何?”

  说到最后,曹操转动的脑袋,环顾了一眼在座文官,沉声问道。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历练过的金子,但是事实上真到了决战的时候,他的内心也很是紧张。

  成败在此一举了。

  不。不说战胜张绣,守住中原,便已经是大胜了。

  “主公。该做的都做了。无需疑虑。”荀彧深呼吸了一口气,对曹操拱手说道。

  “请主公下令。”其余人也是齐齐振袖,给曹操打气道。

  张绣发兵,要怎么发兵,他们早已经有预见,并有了对策。计策目前还没有,梁军几乎没有弱点。

  他们只能硬碰硬了。

  “好。快马加鞭。派人去孙将军处求援。请孙将军发荆州之兵,攻讨南阳郡。”

  “发扬州之兵,屯扎在寿春,随时准备北上徐州、青州。”

  “我自领大军二十万,屯扎在官渡,与张绣对峙。”

  “命臧霸、刘备等,严加戒备。”

  曹操受到了鼓舞,脸上露出了决绝之色,握剑站起,沉声说道。

  “诺。”

  众人齐齐应诺了一声,拱手下去了。

  一日后。曹操亲自率领少数兵马,前往官渡。他们早有筹备,十几万兵马都在官渡等着了。

  等曹操到达了官渡大营的时候,因为各军大将都要守备各自的营寨,只有曹仁率领少数的亲兵,迎接曹操。

  “现在什么情况?”曹操先与曹仁、许褚以及文臣们进入了大营,来到了中军大帐内坐下,抬头问曹仁道。

  “主公。张绣只是沿河下寨,操练水军,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有横江将军眭固,时不时挑衅一下。我派遣了水军出战,败多胜少。”

  曹仁的表情有点尴尬,拱手回答道。

  曹操并不意外。张绣的横江将军眭固操练水军已经多年,他们这里的水军,建成没有几年。

  这双方交战,自然是败多胜少。

  “没关系,只要我们守住黄河。不让梁军步军南下就行了。梁军真正厉害的是步骑。”

  曹操点了点头,宽慰道。

  “诺。”

  曹仁应诺了一声,面容稍缓。

  之后,曹操马不停蹄的率领许褚,穿插在各曹军大营之中,会见领军大将,激励士气。

  一时间。

  官渡南北,黄河两岸。

  杀气冲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enyesw.com。深夜书屋手机版:https://m.shenye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