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街头往事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深夜书屋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 第331章 街头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1章 街头往事

  112章街头往事

  李晓华刚在歌舞伎町大街上混的时候,只是听说歌舞伎町有不少黑社会成员,但是他并没有和日本黑社会的人有过正面接触。

  那个时候,街上常常走过一些看上去像黑社会成员的人,他们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裤子肥大,满脸横肉,但仅凭这副外表,他还无法明确判断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社会成员。因为他对于黑社会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于出国前看过的香港电影。黑社会虽然凶狠,让人畏惧,从影视作品中看他们好像只与对手斗,对平民百姓他们好像不屑一顾,当然平民百姓也不会去招惹他们。

  李晓华就是秉承着这种理念才敢在黑社会肆意横行的街头混生活。李晓华认为:只要自己不做出格的事,不招惹这些看上去像黑社会成员的人,就不可能遇到什么麻烦。然而,初来乍到的李晓华想得太简单了!

  二十几年前新宿歌舞伎町不像现在的歌舞伎町这么热闹繁华。如果说现在歌舞伎町每天的人流量日达百万,二十几年前每日的人流量只不过几万人。现在随处可见从内地来的中国游客,但在二十几年前却并不多见。那时来到歌舞伎町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来自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外国人之中,其次多的就是韩国人。女孩子则以菲律宾和泰国的居多。

  李晓华每天站在大街上,胸前别了一块用汉字书写“本地导游、免费咨询”的胸牌。渐渐地有一些来自台湾、香港的游客或来考察的公司职员们频繁地上来问话。

  “你也是中国人吧?听说这一带有可以看脱衣舞的地方,能告诉我们在哪儿吗?”他们打听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这个话题。

  那时候,每天站在歌舞伎町大街上敢于说自己是中国人“案内人”并不多,自然而然的,李晓华就成了众多华人游客的带路人。

  在大街上拉客一段时间后,李晓华就辞掉了中国餐馆的小时工工作,专职干起了咨询带路的引路人工作。

  遇到台湾人他就用普通话,遇到香港人他就用广东话和他们搭腔。来到日本的头两年,李晓华在学校专攻的是日语,因此,他的日语对话进步的很快,如果没有日语基础,就是把外国游客领到“风俗”场所,也没有办法和风俗场所的日本人交流,如果不会说日语,就没有办法讲提成拿回扣。日语的精通为李晓华在这条街上的活跃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

  为了能多挣点带路的小费,每当遇到华人向李晓华问路,他都会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儿。只要是他知道的地方,都会热情地为游客引路。作为回报,有些游客会给他一枚五百日元硬币或一张千元钞票作为小费。在这一过程中,他对歌舞伎町的地理环境和各个店铺的情况也越来越熟悉了。

  有一天晚上,李晓华带着一些从香港来的公司职员们到他们要去的脱衣舞场“T”,他们居然一次就给了李晓华三千日元的小费。这使李晓华看到了一个商机。他兼职的工作就是站在路上发纸巾,这份工作是每小时一千日元。如果赶上不去学校上课,每天可以在这条街上站八至十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至多有八千至一万日元的收入。可这只是偶然将几位华人带到他们想去的脱衣舞场,就得到了三千日元。凭这段时间的经验,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但基本上每带一次路,他大都可以得到五百至一千日元的小费。赶上运气好的话,大方的游客一次出手就三五千日元。有时候,只要短短的一个小时,他就能挣到比平时站一天的收入还要多的钱。

  一个是辛苦一小时挣一千日元,一个是不到十分钟就挣到和这同样多的钱。

  李晓华开始动脑筋了。如果专门做在街上为别人引路的工作可行不可行?

  李晓华善于“举一反三”地去思考问题。只想不做可不是李晓华的性格。他立即开始行动:在发放纸巾工作的同时,开始实施“引路人”计划。

  首先,他开始改变过去只是等待机会的被动局面,只要一看见华人,就主动上前询问。

  “你好!是从台湾来的吗?”

  “你是从香港来的吧!”

  “歌舞伎町的情况我很熟,我能帮您什么吗?”

  他就是这样从侧面主动搭腔,由等待顾客问话变为主动搭讪寻找“顾客”。问话方式尽量保持微笑和自然和气。

  “客人”听到问话,大都会停下脚步。众多的男人都想逛一逛这个有名而带着些神秘色彩的红灯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去哪儿看些什么,哪些店比较好玩又有意思。有些人想尝试着进色情店铺里看看,又完全不知道到底有哪些种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价格如何,该付多少钱才不至于被骗,这一切他们真的是两眼一抹黑。这条街上的风俗店处来很难摸清楚。像什么皇居啊、秋叶原电气街、野动物园啊、迪斯尼乐园等处,在旅游指南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可是对于新宿歌舞伎町的“内幕”,却让一个个外国游客感到是个迷。他们可能听说过歌舞伎町是一个“可怕的红灯区”、“到处是黑帮分子”等恐怖的描述,除此之外便稀里糊涂。大部分游客表面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走走,那看看,但实际上心里却跃跃欲试,充满好奇。

  在这种时候,居然有人彬彬有礼地用熟悉的母语问候他们,看上去亲切而规矩。于是,他们大都表现出在异国他乡突遇同胞、乃至老乡那样的亲切,听李晓华给他们一一做介绍。游客们确信他不像是坏人,不会带来危险,于是不停地提出问题。到了这一步,李晓华的买卖就基本成功了。

  为了不让游客在心理上对他产生扺触情绪,李晓华说话很温和很低调。

  “我可以带你们去想去的地方,并解答任何问题。如果满意的话,多少都没有关系,能否看情况付我很少一点的小费?”

  他的这种要求几乎没有遭到过拒绝。就这样,他迈出了“引路人”的第一步。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enyesw.com。深夜书屋手机版:https://m.shenye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