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自然》与论文_工科生的华娱
深夜书屋 > 工科生的华娱 > 第306章 《自然》与论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6章 《自然》与论文

  第306章《自然》与论文

  “《自然》,到了,这次很快,不愧是你,你的名字已经在世界上有优先了啊,华夏第一篇,恭喜恭喜,哈哈。”电话里传来的是闫教授那爽朗地笑声。

  蓝光项目有了成果,本是电子系和材料系先得到消息,但他们还是尊重了闫教授这位王旭导师的地位,把报喜的工作交给了他。

  这又是一篇王旭主导,材料系和电子系各有一位教授署名的论文,算得上是三系联合了,三个系谁宣传都毫无问题。

  “同喜,同喜,谢谢闫教授了,晚上一起吃个饭庆贺一下?”虽然早就知道这个成果上了《自然》,虽然有了《科学》的一次洗礼,但真正看到刊物,一切尘埃落定,还是让王旭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这标志着,自此以后,王旭就不需要太多的刷论文来彰显存在感了,他的江湖地位已经彻底地成型,如果按照娱乐圈的说法,这时候的他已经正式封王,而且还是不怕塌房的那种。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实性的获得什么奖项,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年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国内的物理奖项肯定也少不了,“叶企孙物理奖”今年必须得给王旭,因为无论是“石墨烯”还是“蓝光”都离不开凝聚态物理,王旭拿奖那是众望所归,可以说,今年六月份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奖。

  而是不是能顺便拿下“饶毓泰物理奖”还得看他们愿不愿意把“蓝光LED”归入光学领域,如果按照科学方向来分,显然不是的。

  但如果按照对光学的贡献来分,那么又是合适的,这会儿就看物理学会的领导们是否愿意玩花活了。

  不过物理学奖项都挺滞后的,像今年六月份颁发的奖项,其实表彰的是90—91年的,而王旭的论文发表日期,都是在92年了,也就是说,即便获奖,也得在94年才能领到。

  这就是玩科研不好装杯的重要原因了,时效性不够啊,最轰动的时候都过去了,颁奖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所以除了诺贝尔之类的世界顶级奖项,其他的奖项很少能够出圈。

  也就是行业内部知道这东西有多牛逼,外人看来就一头雾水,你还得给他科普这个奖项如何如何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个“叶企孙物理奖”可能远没有一个“金凤影帝”来得有牌面,但其实前者的难度不知道比后者要大多少。

  在没有科学科普的九十年代,普通老百姓连诺贝尔奖都一无所知,你不信在街上问问,有谁知道吗?真的,即便是帝都,你也找不出几个真的知道这个奖项到底是干什么的,有多牛逼。

  只有很好的中学,老师们才会给学生们科普一下诺贝尔,其他的,估计连老师都不知道。

  倒是奥斯卡几乎尽人皆知,戛纳的金棕榈,柏林的金熊,威尼斯的金狮那也是广为流传,老谋子,陈无极,那都是靠着这些个奖项才名噪华夏的。

  但你如果获得个“图灵”,“沃尔夫”奖,你问问谁知道这是啥东西,哪怕是香江报社的记者都没几个人真的了解这些奖项的分量,更何况大陆普通民众。

  所以呢,王旭对于奖项的期待就保持得很低,在他眼里就只有两个奖,国内的自然科学奖,和国际的诺贝尔奖,后者看天时地利,前者他志在必得。

  他才懒得花时间去给别人解释各种大小奖项的实际意义,装杯都显得不圆润。

  《自然》的刊登,对于水木而言,同样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生长法”项目的最重要的核心科研成果已经达成,如果是个单一独立项目,现在都可以开总结会了。

  自此,直接宣告生长法项目胜利完成都没太多毛病。

  但事实上,整个生长法项目才算刚刚开始呢,各种子项目如火如荼,大分子,小分子,有机,无机的各种晶体,纤维都将在这一平台上不断地产出着。

  有了这一平台,几乎可以说,化学,材料,电子几个系未来几年都不会缺高质量论文。

  就好像一个电镜,随随便便也能出几篇一区SCI,顶刊也可以想象一下。而一套生长法的平台,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以后不见得会有《自然》这样的顶刊,但即便现在,各种一区SCI的投稿已经不在少数了,分领域的顶刊也有一篇关于纤维性结构的论文正在评审中。

  可以预料的未来几个月,将是水木论文的丰收时段,不少于十篇的SCI一区论文在短时间内诞生于同一所大学,在学术圈内,绝对是一个核弹级的效果。

  恐怕到时候,不仅仅是国内,连国际上都会投来觊觎的目光,这就需要水木自己做准备了。

  这种生长法的实验设备能否出售,是否限售都需要和国家高层保密部门进行沟通,最终才能确定这种实验设备的未来走向。

  不过在所有的待发论文中,王旭最感兴趣的其实是关于激光二极管和光学传感器的论文,因为这两个课题,并不是生长法的原生项目,而是属于衍生项目。

  具体来说,就是那种,王旭自己也不知道详细流程,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提出技术可行性,然后由水木的年轻学者们实打实地进行研究的项目。

  对于外人而言,这些项目无论从难度还是从影响力来看都要小于核心的那些原生课题。

  但对于王旭而言,只有这些课题,才是真正培养华夏科学家的起飞的跑道。

  王旭和学校里都商量过了,原生课题,每个教授最多参与一次。

  这种研究其实就是挂名捡成果的,王旭愿意让,你可以捡,但别管大小,都算不得真本事。

  送人情可以,但每人最多一次,别没完没了,你真把自己当专家了。别人吹可以,偶尔装个杯也没问题,但你不能自己真的没数。

  而衍生课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你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看哪个才能看得出来。

  所以,包括段教授在内的很多完成了原生课题的教授们,现在都在忙活各种衍生课题,这种研究就回归到了正常科研流程之中了。

  各种讨论会,研讨会,肉眼可见地增多了起来。

  ——

  (还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enyesw.com。深夜书屋手机版:https://m.shenye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