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颜色的用法_工科生的华娱
深夜书屋 > 工科生的华娱 > 第307章 颜色的用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7章 颜色的用法

  第307章颜色的用法

  《自然》的刊登就没有像《科学》那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毕竟第一次有加成,第二次,还是这么近的第二次,那就没那么新鲜了。

  但夏视还是派来了采访组,对整个项目组进行了采访,目前“生长法”的保密级别还挺高的,并不适合大规模宣传,所以设备都是一扫而过,甚至连长什么样都没拍到。

  倒是那个挂牌子的实验室大门给了个特写,那就是个普通实验室改的,房间也没多大,总共也就百十平米的实验室,里面放置着“生长法”的专用结晶生长设备和一些检测仪器。

  没有搞像上次一样的发布会,毕竟这个研究成果,比起石墨烯还是差个档次。

  就在主楼后庭简单的发布了一下,夏视采访一下主要研究人员,就算齐活了。反正这次一定又会有几个青年科学家诞生了,王旭肯定也会又双叒叕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露一小脸。

  无论如何,起点新闻还是要上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肯定是要宣扬的,更何况这次这个还能直接带动产业,所以产业研讨会议也是一定要召开的。

  不过,那些东西,王旭就兴趣缺缺了,玉卓师兄跟进就行,这一块的利益太大了,说实话,王旭都无法想象最后是个多大的市场。

  不过前世那个真正的发明人还真没拿到多少钱,主要是因为那个小日子的公司投的资,研究的专利所属也有分歧。王旭这里倒是没这个问题,专利很稳,所属权也很明晰,估计能多拿一些。

  王旭最近倒是参与了不少的研讨会,更像是一个指导教授,而不是一个博士生,可以说水木大学到处都留下了王旭的足迹。

  王旭敢说,这一世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水木,他甚至连犄角旮旯的实验室都能翻出来,嗯,没错,没有人比他更懂水木。

  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现在水木那几个系里,就没谁不认识王旭的,年纪大的叫声小王,年纪小的尊称一声王博,不搭界的一般就叫二哥。

  说王旭在水木横着走还是可以说基本符合事实的,至少他的摩托车无论去哪里都不会被拦,哪怕那地方一般不让机动车过去,比如主楼那里。

  王旭最近跑化学系和化工系比较多,主要是那个颜色系列的事情,他想弄标准色卡,就得暖色冷色更种颜色都有,然后根据他的艺术修养,慢慢调配出来。

  王旭提供的各种颜色种类不少,相互调和更是可以出现几乎任何一种色彩,如果用RGB或者CMYK都可以很容易的标记出具体色彩的所属。

  但所有的色彩都来自于基础的化学产物,实际生产中,往往是用各种不同的色彩调配的了,比如,没什么人用红加黄去调配绿色,而是用绿色掺加一些其他颜色来调解,这才是人画画或者搭配工业色彩时的做法。

  而色板,对外是展示颜色搭配,而对内则是展示,这些颜色是用哪些基础色彩调配出来的。

  这个过程之中还需要避免调配的颜色彼此出现各种化学反应,打个比方,比较常用的铅白,如果和含硫的颜色调配,就会变得一团黢黑,这就不是颜色本身的色彩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了。

  所幸的是,王旭提供的各种色彩都比较稳定,用于工业或者艺术都不是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那种,不然的话,有颜色的东西多了,为啥却会为了一个专利打破头。

  化学系最近捷报频传,各种新型颜色大量产出,弄得教授都不够了,毕竟王旭要求原生项目不能参与第二次,后来只好修改了规定,原生项目不能主导第二次。

  反正就是各种混乱,之后再调整,再出问题,再修改,一路跌跌撞撞的却跑得贼快。

  这真就和九十年代这种年代风格挺搭的,感觉整个华夏就是突出一个莽字,太多事情都是先干了再说,然后再改,当然为此倒霉的也不在少数。

  这一大堆色彩的生产流程都是现成的,麻烦的可能还是推广与宣传,据说帝都的化工厂已经表示了兴趣,可惜的是,他们正面临搬迁,最近工作的效率不高。

  其实颜色可以粗略地从光学特性上划分为透光,反光和荧光,透光和反光的光学原理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材料吸收某些波段的光,透过或者反射其他波段的光,透过的叫透光,反射的叫反光。

  透光的一般用来做半透明的光学透镜之类的,而反光的就是各种印刷,画画,油漆的颜料。

  这些材料都不会改变入射光线的实际波长,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入射的只有纯净红光,那么理想的蓝色颜料看起来就是黑的,因为入射的红色波长全部被吸收了,而没有蓝色入射,所以没有反射。

  而荧光的就比较特殊,他会吸收一种波长的光,而辐射出另一种波长的光,也就是说他有变色的特性,这东西就好玩得很,现在很多光源中都广泛采用,比如吸收蓝光而辐射绿光的一种黄色荧光粉。

  光看这个特性介绍,就能绕晕一群外行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王旭给出的系列颜料中是包含不少荧光材料的,其中有几种简单的已经被化学系的教授们鼓捣出来了,发光率相当可以,颜色也漂亮,想来应该有不少的应用。

  到了这会儿,王旭已经不能包打一切了,好多东西,他只知道能弄出来,但这东西弄出来能做什么,那真就是一头雾水。

  比如刚才说的那种荧光粉,化学系搞出来了,却一直不知道这东西该干嘛用。最后是有个化工系的教授把这东西涂在蓝光二极管上,于是马上就成了绿光二极管,成本比生产绿光二极管价格直接下降一大半。

  然后就是又一篇论文,又一项专利,又一位老师钱途可期。

  反正现在大家的脑洞都很大,甚至化学系还专门召开了几次扩大性的技术成果展示会,召集各系的老师们来帮着想这些东西都能干些啥。

  ——

  (明天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enyesw.com。深夜书屋手机版:https://m.shenye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